安徽省滁州市七月《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五次综合训练卷(附答案及解析).docx
-
资源ID:1211051
资源大小:40.7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滁州市七月《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五次综合训练卷(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七月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五次综合训练卷(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OOA、天问B、离骚C、孔雀东南飞D、九章【参考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的离骚。2、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OOA、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答案】:C3、中国四大名楼中不是位于长江以南的是OoA、岳阳楼B、鹳雀楼C、滕王阁D、黄鹤楼【参考答案】:B【解析】: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城西,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古有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鹳雀楼,古名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王勃的滕王阁序使之名垂千古。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此,除了鹳雀楼之外,其它都在长江以南。答案选B。4、我国南宋诗人赵师秀写有名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跟这句诗有关的天气现象是OOA、梅雨B、伏旱C、洪涝D、寒流【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地理有关的科普常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写的是“梅雨"天气,这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时期出现的一种连续阴雨的天气现象。它主要是由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因此本题选Ao5、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OoA、博雅教育B、全面发展教育C、应试教育D、终身教育【参考答案】:B6、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Oo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参考答案】:D【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汉武帝开始推行。7、在教育法制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OO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参考答案】:C8、晴朗的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光的OoA、散射B、衍射C、反射D、折射【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物理有关的科普常识。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小的尘埃、冰晶、水滴等。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篮、紫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当太阳光通过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其次是橙、黄色光),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而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青、蓝、紫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开来,使天空呈现蓝色。因此本题选A。9、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O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五年B、一年C、二年D、三年【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故选A。10、是以已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适当地描述所要界定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是OOA、约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C、纲领性定义D、操作性定义【参考答案】:B【解析】:描述性定义是指以已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适当的描述所要界定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11地球是一颗()o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犀【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学常识。恒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天体自身能发光;行星,目前宇宙有八大行星,分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也可以看做是卫星;流星是指宇宙中的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因此本题选B。12、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Oo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B项说法错误。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13、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幻小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郑文光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之一,以下作品属于郑文光创作的是OOA、五万年以前的客人B、月光岛C、神翼D、秘密时间之路:【参考答案】:C【解析】:五万年以前的客人作者童恩正,月光岛作者金涛,神翼作者郑文光。秘密时间之路作者吴岩。故选C。14、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OO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参考答案】:B【解析】:华佗是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麻醉剂,并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医学家,堪称“外科鼻祖”。15、寓言的三大发源地分别是OOA、德国、印度、中国B、古希腊、印度、英国C、古希腊、印度、中国D、古希腊、中国、阿拉伯【参考答案】:C【解析】:世界文学史中,希腊、印度和中国并称三大寓言发源地。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寓言风格迥异,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古希腊寓言以伊索为代表.用动物为角色。采用拟人化描写。古印度寓言则多是佛经中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则大部分是常人体寓言。世界三大寓言虽然各具特点,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是饱含哲理的智慧之花。故选C。16、“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说的是()o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国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因此本题选D。17、O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A、教师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18、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脸颊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Q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O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参考答案】:B【解析】: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19、我国工业上俗称的“烧碱”是指OoA、,碳酸钠B、碳酸氢钠C、氧化钠D、氢氧化钠【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科普常识。因为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所以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烧碱,或叫火碱、苛性钠。20、O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科学发展观【参考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系统科学地总结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Oo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经【参考答案】:C【解析】: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2、“刘三姐”是我国民间传说中哪个少数民族的人物?OA、壮族B、满族C、彝族D、苗族【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刘三姐”是我国民间传说中壮族的人物。因此本题选A。2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OoA、长期性B、示范性C、复杂性D、创造性【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劳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因此本题选A。24、一般来说,发生通货膨胀时,拿固定工资的人生活水平会OO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学常识的运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相同数量的钱能买到的东西会比以前更少,所以拿固定工资的人生活水平会下降。因此本题选B。25、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O的特点。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参考答案】:D26、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OO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参考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鲁迅先生所说的是辛亥革命(即文中“国民革命”)之后的事情。分析背景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C项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常识判断,A、D两项说法也不正确。故B为正确答案。27、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Oo不惑垂髯花甲加冠而立古稀半百A、B、C、D、【参考答案】:D【解析】:不惑指40岁,垂髯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花甲指60岁,加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古稀指70岁。半百指50岁。2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的这句话对教学的启示是OoA、要因材施教B、身教重于言教C、要善于启发学生I)、要重视言语的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具体实践。这句话突出了实践的作用。因此本题选B。2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O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参考答案】:B【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O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A、父母期望B、社会文化C、外部环境D、遗传条件【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的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题选C。31、科学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信仰,所以主张信仰都不科学。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推理是不成立的?OA、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努力工作.我并不渴望成功.所以我不必努力工作B、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当然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当然是商品C、不刻苦学习的人都成不了技术骨干,小张是刻苦学习的人。所以小张能成技术骨干D、台湾人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都说汉语,所以,说汉语的都不是台湾人【参考答案】:D【解析】:题干的错误在于“主张信仰”这个小项在结论中不当周延,其推理方式是:S不是P。P是Q,所以Q不是S。A项的推理方式是:所有S是P,a不是S,所以a不是P,错误在于大前提“努力工作”在结论中不当周延.与题干不同。B项不含有否定,肯定与题干推理不同。C项中“不刻苦学习的人都成不了技术骨干”等值于“能成技术骨干的人都是刻苦学习的人”,实际上也是一个肯定的三段论推理,与题干不同。D项的推理方式是:S不是P,P是Q,所以Q不是S.小项“说汉语”在结论中不当周延,与题干错误相同。且D项的推理从常识来看明显错误.进而可以说明题干推理不成立。故正确答案是D。32、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参考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而不是促进知识深刻内化。33、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有二十四节气歌,其第三句为“秋处露秋寒霜降”,其中“处”的意思为OOA、秋季结束B、正当秋季C、霜降之际D、夏季结束【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处”为“结束”的意思,“处”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为夏天即将结束。因此本题选D034、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OoA、示范性B、创造性C、广延性D、连续性【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等多个特点,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充分体现。因此本题选B。35、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O开始施行。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36、冉阿让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OA、罪与罚B、红与黑C、飘D、悲惨世界【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冉阿让是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主人公。罪与罚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主人公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小说,其主人公是于连;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其主人公是斯嘉丽。因此本题选D。37、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OoA、书的香味B、植物的气味C、文化素养D、贵族传统【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生对常见成语的了解。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书香”一词的由来,是指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因此本题选B。38、若要在百度上搜索有关“能源”方面的文章,但涉及“核能”方面的文章不要,用逻辑检索的方式,可以表示为OOA、能源+核能B、能源Or核能C、能源一核能D、能源and核能【参考答案】:C【解析】:逻辑检索中,逻辑“非”可以用not或一表示。如,AB,意为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有检索词B的文章将被检索出来。39、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A、“孤岛文学”B、国统区文学C、沦陷区文学D、红色文学【参考答案】:A【解析】: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I2月珍珠港事件Et军侵入租界为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O40、作为1934年世界杯主办国首相的墨索里尼几乎包办了比赛的所有组织工作,以实现其把世界杯变为宣扬法西斯主义工具的初衷,借此重温罗马帝国辉煌,鼓吹大国崛起。这段文字表明OOA、墨索里尼希望重塑罗马帝国的辉煌B、墨索里尼十分重视世界杯的举办,事必躬亲C、世界杯曾一度成为政治的奴役和工具D、政治人物对于体育赛事的过分关注通常包含政治目的【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实现初衷”是文段主题句,墨索里尼几乎包办了世界杯的所有组织工作,是因为他将世界杯当成其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A项认为其希望重塑罗马帝国的辉煌是对文意的片面理解,排除。B项是对文意的曲解,也应排除。不能因为这一届世界杯就片面地认为过分关注体育赛事的政治人物通常都会抱有政治目的,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o二、多项选择题1、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并很耐心地针对他的问题详细地讲解了一下。最后该学生听懂了,对老师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结合教育理论知识,谈谈这篇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堂教学中常见现象的评析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即在规定的对间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它难以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学生的个性、原有水平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接受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一时难以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在老师询问学生有没有弄懂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从众心理或顾及个人面子等原因,不敢说出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进行授课小结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不懂的问题说“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步。在该材料中,这位老师对于说“不懂”的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地为其解答疑难点,体现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良好的师德,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推广的。2、2010年3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西安市莲湖区二府庄英语老师刘老师让所带班级全班学生背诵课文。由于阳阳和另外十几名同学没有把课文背下来,刘老师就拿来一根铁棍抽打这些学生的屁股,被打的同学共有13人,其中还有2名女生。时隔多日,其中5名孩子的屁股依然青一块紫一块。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相关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参考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丛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该材料中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铁棍抽打学生的屁股,既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国家法律。(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自身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一名让人民满意放心的教师。3、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问题: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参考答案】: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请分析这句话蕴涵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教育教学理念的了解。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中孔子说的那句话的意思,然后提炼出其所蕴涵的教学理念,最后说明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其字面意思为: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道理,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了。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每个人由于遗传、后天影响等各种原因,其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应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2)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均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做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5、教师拖堂,对学生而言,是“家常便饭”,尽管内心不满但也只能“逆来顺受”。针对这一“顽症”,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某中学在新学期强化该校“16条禁令”,明确将“教师拖堂”列为教学事故,处罚直接和经济挂钩。一时间,引发各方热议。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拖堂”,一直以来在我国各地学校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拖堂,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了规定的下课时间而未按时下课,继续延长一段教学时间的现象。出现教师“拖堂”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可能是教师备课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学内容和当时教学情境需要,但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拖堂”,其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教师拖堂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其次,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授课时间太长,学生的精力会下降,注意力难免分散,极有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再次,教师拖堂会影响学生良好时间观念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会淡薄,容易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最后,教师拖堂也会影响其他教师的上课。(2)针对“拖堂”现象,某中学实施了“拖堂禁令”,将“拖堂”视为“教学事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该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规范教学秩序,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寻找造成拖堂的各种原因,并有针对地予以校正,提高课堂效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拖堂”其实也是教师尽心尽职的表现,将拖堂列为“教学事故”有可能给教师增加压力,甚至影响教学质量。(3)综上所述,“拖堂禁令”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执行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处理方式,既要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又要避免流于形式,建议可将刚性的措施改成柔性的管理。6、某教员到一所中学去进行教育达标验收工作时,听了一节“培智班”的语言课。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师讲课期间总有一位学生未经教师许可就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去领读、表演,甚至跑到教师后面的饮水处去喝水。事后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培智班”中相对聪明的学生,是同班学生中识字多、发音准、吐字清楚的一位。该任课教师也对该生的这种行为进行过多次的教育,却无济于事。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并帮助这位任课教师解决这一班级教育现象。【参考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其一,由于前任教师偏爱此生,当学生类似行为开始出现时,教师不忍心严厉制止,让学习成绩的优秀掩盖了其不良的行为;其二,当教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是通过呵斥、惩罚的方式去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对其应有的正确行为方式进行强化。(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和工具性。这一理论强调行为方式的获得主要是利用联想式和操作式的条件反射进行直接的强化。通俗地说就是当学生一旦有错误行为产生时,马上停止其活动,让他重复多次地去演练正确的行为。(3)针对这一事例,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只要该生有擅自离座的行为出现,老师就要他回到座位上示范一次离座或讲话前应怎样做,在举手数秒后,老师点名方可起立,然后再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其他活动。如此强化训练五到十次,估计过一段时间后,该生的错误行为会明显减少,在离座及发言时都会举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运用强化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时,一定要明确要改变的行为是什么,要强化形成的正确行为是什么,从而对其进行教育的“正性强化”。有的教师通过体罚、恐吓、训斥等非道德行为去强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而非采取积极的“正性强化”,这只能产生“负性强化”,促使学生通过非道德行为的尝试去摆脱其学校生活的懊恼、沮丧和痛苦,反而增加了错误行为的出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