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最新版)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docx

    • 资源ID:1208917       资源大小:148.92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版)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docx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一、思想政治类课程设置方案(一)总体思路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课程设置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共16学分,其中理论部分12学分,实践部分4学分。课程设置方案具体见表1。表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名称果程号总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703100133232641理科专业闭卷考试2文科专业闭卷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03100233232641理科专业闭卷考试2文科专业闭卷考试形势与政策(I)170310061160161本科各专业随堂考察形势与政策(2)170310071160163本科各专业随堂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03100333232641/3本科各专业闭卷考试2/4本科各专业闭卷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80310042320323本科各专业随堂考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8031(X)533232644本科各专业闭卷考试(四)课程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反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原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世界的能力,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思想道德与法治”,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五)教学方法采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下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以讲授教学为主,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围绕相关理论问题开展思想交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同时,运用理论对相关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线上网络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和其他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主要学习由教师梳理总结的知识要点等网络教学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管。(六)考核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用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估主要包括学生课堂活动记录、网络学习记录、课程作业等;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期末闭卷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考核方式为随堂考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本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组成,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参与教学活动、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过程评价组成,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不少于30%,具体所占百分比值由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上课的安排最终决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综合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情况而获得。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集中阅卷。“思想道德与法治'采用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成绩评定为百分制,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30%。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50%)组成,100分折合为总成绩的70%;实践成绩由阅读、收集材料(30%)、设计制作PpT(30%)和演讲展示成果(40%)组成,100分折合为总成绩的30%。“形势与政策”考核方式为随堂考查。(七)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程教材全部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形势与政策”使用教材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形势与政策,2020年版。(A)说明1 .为便于教学组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春秋学期安排、全校各专业均衡教学。2 .“形势与政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合计2学分。3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有序衔接,本科生先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再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调研类和活动类,其中调研类包括校园调查、社会考察和网络调研等,活动类包括公益服务、口述历史、大学生讲思政课、拍思政课微电影等。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将紧密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践教学的成绩以不低于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二、大学外语类课程设置方案(一)教学目标1 .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按照“分层分类试教、分层分类评价''的原则,构建立体多元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以体现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分类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多样化要求,推动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国际化、实用化方向发展。2 .分类型、分层级目标(1)统招专业:对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熟练地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韩语等)对他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通用学术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升学、就业和对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高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2)单招专业:对语言的实用性有较高的要求。该类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应用性,毕业生大多直接进入职场,因此教学重点是日常口语、行业外语/职业外语。学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基础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3)民族体育班:学生的外语水平整体上较为薄弱,因此教学重点是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以夯实语言基础,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学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基础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4)创新创业实验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学重点是国际交流能力提升、通用学术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和第二外语,帮助学生在相关国际化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他们出国交流、深造打下基础。学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发展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5)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各学院或学科需求,开设大学外语能力提升课程,教学重点是第二外语、国际交流能力提升英语、考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演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英语电影赏析、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报刊选读、学术交流英语(写作)、学术交流英语(视听说)、英语翻译等,从而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增强国家履行国际义务及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学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发展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二)课程设置1 .总体框架课程设置是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主要支撑,也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学校教学计划中的集中体现,是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所做的安排和规定。大学外语类课程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国际交流英语和第二外语五个部分,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与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校本特色、动态调整、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2 .课程设置大学外语类课程是面向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修课,共计12学分,在第1-4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其中,课堂面授2课时/周,网络自主学习1课时/周。按照“分层分类施教、分层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专业设置特点,把全校学生分成统招专业、单招专业、民族体育专业、创新创业实验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等四个类型。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在原班级修学第二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可以选择发展类课程(见表2-5)。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课程修读计划后,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于5-6学期继续修读发展类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表21统招专业课程设置类别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号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要教学内容英语类必修大学英语I210710013481大学英语读写(2)大学英语视听说(2)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上)大学英语II210710023482大学英语读写(3)大学英语视听说(3)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下)大学英语I210710033483大学英语读写(4)上大学英语视听说(4)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大学英语IV210710043484大学英语读写(4)下大学英语视听说(4)下学术交流英语(视听说)表2-2单招专业课程设置类别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号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要教学内容英语类必修大学英语I210710053481大学英语读写(pre-band)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上)大学英语210710063482大学英语读写(1)大学英语视听说(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下)大学英语I210710073483大学英语读写(2)大学英语视听说(2)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上)大学英语IV210710083484大学英语读写(3)大学英语视听说(3)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下)表23民族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类别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号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要教学内容英语类必修大学英语I210710053481大学英语读写(pre-band)应用文写作、翻译大学英语H210710063482大学英语读写(pre-band)大学英语读写(1)大学英语视听说(1)应用文写作、翻译大学英语In210710073483大学英语读写(1)大学英语视听说(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上)大学英语IV210710083484大学英语读写(2)大学英语视听说(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下)表24创新创业实验班、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课程设置类别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号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要教学内容英语类必修大学英语I210710013481大学英语读写(3)上大学英语视听说(3)上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上)国际交流能力提升(1)大学英语II210710023482大学英语读写(3)下大学英语视听说(3)下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下)国际交流能力提升(2)大学英语Hl210710033483大学英语读写(4)上大学英语视听说(4)上国际交流能力提升(3)大学英语IV210710043484大学英语读写(4)下大学英语视听说(4)下国际交流能力提升(4)表25发展类课程类别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号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要教学内容英语类必修大学英语UI210710033483国际交流能力提升3483专门用途英语(法学)3483专门用途英语(生命科学)3483专门用途英语(医学)3483专门用途英语(工学)3483公共英语演讲348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3483英语电影赏析大学英语IV210710043484英语国家概况3484英语报刊选读3484学术交流英语(写作)3484学术交流英语(视听说)3484考研英语非英语类必修大学外语In210710093483大学日语(1)大学韩语(1)大学法语(1)大学德语(1)大学外语IV210710103484大学日语(2)大学韩语(2)大学法语(2)大学德语(2)3 .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第1-2学期:开设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每周3课时,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综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同时兼顾语法、词汇、篇章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第34学期:开设大学英语III和大学英语IV,每周3课时,继续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侧重学术外语和行业外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阅读文献资料、撰写简短报告、论文摘要、信函邮件以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等能力。第34学期:开设发展类课程模块,该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指向,提供包括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公共英语演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英语报刊选读、学术交流英语(写作)、学术交流英语(视听说)、第二外语(大学日语、大学韩语、大学法语和大学德语)等课程,每周3课时,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求选择学习。大学外语课程主要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重点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学软件。同时,教师应根据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它们进行二次开发,编写助教型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少数课程将组织任课教师编写校本教材。4 .教学模式(1)基础类课程采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下课堂教学(2课时/周):讲授重点和难点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等,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同时,通过大量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口语、写作等语言产出性技能,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基本听懂一般性话题的外语讲座,能阅读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能用外文撰写简短报告、论文摘要或信函邮件等,能使用外语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陈述观点或参与讨论等等。线上网络学习(1课时/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出版社教学平台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及学习社区活动参与等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控。主要学习由教师自主开发、与教材配套、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此外,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学习中西方文化基础知识,了解中西方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社会习俗的差异,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下使用有效、得体的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发展类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按照“分层分类施教、分层分类评价”的原则,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在原班级修学第二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可以选择发展类课程(见表2-5),以满足部分学生“一精多会皿一专多能”的需求,服务国家战略。5 .教学评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过程性评估主要包括学生课堂活动记录、网络学习记录、课程作业、学生自评互评等;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具体构成根据每学期学习内容确定。三、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方案(一)总体思路汉语是汉民族的母语,在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具有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提升汉语素养与能力,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建设者,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继续接受汉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锻塑,是尤为重要、且十分必要的。为此,大学语文课程首先着眼于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经典美文,的欣赏与体味实现母语能力的提升;其次着眼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实现文化修养的提高;最后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塑造,通过理性思辨的思维引导实现确立正确审美标准与价值观念的目的。总之,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放置在人文涵养的习得之中,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时代新人、合格建设者。(二)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较高的理性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为学生精神发展和专业学习奠定人文基础。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以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感染学生。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和人格发展为目标,发掘教材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普世价值和时代观念,健全人格精神。第二,在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理解古今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第三,切实提高学生实际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读现代文字材料的能力,筛选信息、辨别正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与创造精神。(S)课程设置方案大学语文课程面向全校文(文学院各专业除外)、理、工、农、医等各类专业的27个学院开设。课程为2学分、40课时,其中理论学习1.5学分/24学时,实践学习0.5学分/16学时。课程设置方案具体见表3。表3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方案开课学院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时开课学期机械工程学院22416401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2416401外国语学院22416401体育学院22416401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2241640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2416401法学院22416401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22416401商学院22416401信息工程学院22416401新闻与传媒学院22416402医学院22416402护理学院22416402马克思主义学院22416402美术与设计学院22416402水利与工程学院22416402化学化工学院2241640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2416402数学科学学院22416402教育科学学院22416402音乐学院22416402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22416402农学院22416402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2416402兽医学院22416402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2416402社会发展学院22416402(四)课程内容本课程使用教材:陈洪主编大学语文(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教学内容上,本着兼顾古今中外、备采各种文体、首选经典、注重内蕴等原则,确定一定数量的必讲篇目。除此以外,任课教师可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选讲部分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针对性。同时,确立课程教学的终极效果导向: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实践水平,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宽其观察世界的视野、强化其认识世界的本领及提升其专业学习的能力。(五)说明1 .教学组织上,采取“相对集中、灵活自主”的方针相对集中”是指集中备课、统一目标、明确规程;"灵活自主''是指教师可根据自身专长及学生成才需要,确定部分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形式及课程评价方式。2 .教学形式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将“实践教学”作为硬性要求体现在方案中,目的即在提醒任课教师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自身特长,有选择地将写作训练、口才培养、拍摄短视频、排演课本剧、实地文化考察等活动安排进“教学计划”中,分步骤、有组织地实施。3 .教学方法上,鼓励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即倡导打破单一的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变教师讲授为教学双边互动,变知识传授为知识验证与创新,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可进行以下尝试:教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自学解答;课堂讨论时学生提问,让教师解答;同学间互相评点课堂发言和讨论;学生通过撰写作品分析、鉴赏、评论等,实现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观摩鉴赏影视作品;利用视频新闻等资料展开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4 .课程评价上,提倡反思反馈、评价引导。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时,以内容多元化、过程动态化为主导方向;课程考试时,鼓励能力考查、形式多样,如可尝试卷面考试、独立完成小论文、分组完成研究性论文、提交调查报告等。5 .考核评价上,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引领作用,着眼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不断提升。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学生平时成绩可由到课情况、课程参与度与活跃度、平时作业成绩等数方面组成。提升这部分成绩的占比,意在凸显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促进“教”与“学”双方都积极投身其中。四、大学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方案(一)总体思路目前,我国正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四新”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教育,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四新”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技术与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研究高校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就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课程在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借助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强劲推动力,“四新”背景下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本课程方案结合“四新”专业建设要求,结合我校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现状,建立一套适合于我校的“四新”背景下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二)课程目标大学计算机类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还应具备基于计算思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形成较具体的认识,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具备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基本问题的分析、数据表达与编码求解能力,并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达到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以后学习所学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类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程序代码,具有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专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设置方案计算机基础课程包含“大学计算机及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及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3门程序设计语言类必修课程(各专业结合专业需求选开)。每门课程3.5学分,每门课程80学时,其中大学计算机部分16学时(理论),程序设计部分共64学时(48学时理论(3学分)+16学时上机(0.5学分)。为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四新”专业建设要求,本课程设置方案增加C、PythOn、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课程,1学分,建议各专业根据需求选开。本课程方案根据“四新”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的要求,增加专业融合类课程,分图形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方向,每门课程2学分,各专业根据培养计划选开。具体方案见表表41大学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学时分配开课学期授课团队适用专业理论上机程序设计类大学计算机及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3.564161或2根据各学院情况公共课教学部结合专业需求大学计算机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结合专业需求大学计算机及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结合专业需求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C、Python、Fortran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选修11周大一暑期公共课教学部+通识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四新专业需求专业融合类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方向选修22485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教师+选课学院专业教师组建的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各专业根据培养计划选开机器学习方向选修22486各专业根据培养计划选开大数据方向选修22487各专业根据培养计划选开新一代信息技术选修22485各专业根据培养计划选开(四)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关系为提升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本课程设置方案覆盖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各门课程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照关系见图1:图1: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关系(五)说明1 .分层教学除统招专业外,体育、音美、烹饪、摄影、民族班、民族体育班等专业实行分层、分级教学。不同级别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案,再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性的加大平时作业量,按不同专业加大上机实践。同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知识容量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2 .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大学计算机及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包括计算机系统、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16学时理论);具体教学安排见表4-2:表42大学计算机教学安排序号课程主要内容学时(理论)1计算机系统22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43程序设计基础44软件工程基础35数据库设计基础3合计16程序设计部分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C语言的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控制和循环结构,设计C语言条件表达式,条件控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方法;掌握C语言函数的概念、函数参数传递的方式、指针和数组、结构与联合、文件的概念(48学时理论+16学时上机)。具体教学安排见表43:表43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安排序号课程主要内容学时理论上机1程序设计基础42C语言入门63基本控制结构844函数1045数组666指针67结构体与联合体体628文件2合计4816“大学计算机及PylhOn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包括计算机系统、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16学时理论);具体教学安排见表2。程序设计部分包括PythOn语言的历史及现状,PythOn的应用和特性,开发环境安装及配置,标识符及命名规则,变量与赋值语句,字符串,混合运算和类型转换,程序流程控制,条件表达式,选择结构,循环结构,random库,列表与元组,操作列表元素,数值列表,元组,转换函数,字典与集合,字典的基本操作,函数的使用,Lambda函数,变量的作用域,递归函数,文件基础知识,文件操作,CSV文件操作,异常和异常处理(48学时理论+16学时上机);具体教学安排见表4-4。表44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安排序号课程主要内容白时理论上机1PythOn语言概述22Python语言的标识符、变量、输入输出、数据类型等基本语法423掌握程序编写的基本结构及流程控制实现,random库624列表与元组625字典与集合626函数的定义427函数使用228文件使用和异常处理629中文文本分析基础4210Python计算生态介绍411网络爬虫技术的应用4合计4816“大学计算机及FOman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包括计算机信息处理、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16学时理论);程序设计部分包括FOrtran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规则和一般的结构化编程方法,了解FOrtran的新特点,通过若干例题及练习,进一步提高巩固学生综合应用基础数学、数值分析等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设计结构化程序的能力;初步具备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对简单问题进行科学计算。具体教学安排见表4-5。表45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安排序号课程主要内容学时理论上机1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2FoRTRAN90基础知识23基本语句42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52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726程序单元和过程827数组828字符型数据529派生类型和指针结构6210数据文件211综合程序设计2合计48163.教学组织与方法采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围绕课程目标,采用课堂讲解配合板书及PPT、编程演示、EoL线上学习、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讲解、随机提问、课堂测验、网络在线测试等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增加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该课程的要点。课程教学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和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创新。灵活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等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快速有效的完成各章节知识点的学习。结合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和重点、难点知识,讲授和讨论结合,利用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编程环境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具体实践。4.教学评估教学评估由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过程性评估主要包括学生课堂活动记录、网络学习记录、课堂测验、平时作业等;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学期成绩构成:课堂测验÷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具体构成根据每学期学习内容确定。5.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类课程主要选用适合于我校学生的自编教材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重点教材为辅。“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选用教材如下:口李凤霞.大学计算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卢雪松,周彩英.大学计算机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C语言程序设计”部分选用教材如下:1周彩英.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周彩英.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学习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引何钦铭.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颜晖.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部分选用教材如下:1赵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3陈东.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33嵩天、礼欣、黄天羽.Py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版)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