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威海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开拓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威海市认真贯彻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全域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加快推动海洋强市,海洋经济呈现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动力增强、质量提高的快速发展态势,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等海洋领域5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一)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4个百分点。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4%,海洋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23.8:39.0:37.2优化调整为2020年的21.4:35.7:42.9。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个,桑沟湾多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在全球推广,实际经营远洋渔船数量约占全国1/6,沙窝岛获批为北方唯一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海产品年产量285万吨,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接近1吨,长期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聚集海洋食品、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企业983家,年加工量363万吨,占全省54%、全国16%,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基地。船舶与海工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0家,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80%,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海洋新材料产业链条加快成型,海水淡化装置制造集聚发展。威海港与青岛港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融入国际一流港口群发展大格局,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打造A级景区48处,海洋旅游产品内容、品牌、体验和服务不断完善,“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品牌知名度稳步提高。(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设运行全国第一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引进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15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立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与6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涉海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96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3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91家,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3家。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挂牌的省级农高区,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碳纤维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突破性技术成果,其中碳纤维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海岸带保护条例,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开展全国唯一的海洋特色“无废城市”试点,重点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近岸海域水质全省最优,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省级管控要求,是全国海洋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累计实施“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0个,修复岸线100多公里。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生态浮漂更新行动,布设生态环保浮漂500万个。压减渔船4272艘,近海捕捞强度降幅超过15%。增殖放流渔业苗种112亿单位,形成稳定的海萤、对虾、梭子蟹等渔汛。建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海草床修复、渔业碳汇等蓝碳探索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四)海洋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拓展。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效应持续放大,“四港联动”协议签订落地,中韩货物、资金、技术、人员、数据等要素便捷化跨境流动,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业务快速发展,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34.6亿元,增长74.7%,占全省25%,成为衔接日韩与中亚、欧洲的跨境电商枢纽城市。积极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开发合作,依托“船队+基地+园区”发展模式,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海产品出口85个国家和地区,40余家企业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60个,总额超过13亿美元。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落户威海,与纽约开展海洋垃圾防治国际合作,建立中欧膜技术研究院、中以蓝色海洋科技孵化器、中俄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平台。世界海洋大会、世界海洋休闲产业博览会、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等高端展会在威海成功举办,有效促进海洋经济和技术合作。(五)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成立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加强海洋事务、渔业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统筹协调。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加快海洋开发由近岸浅海向深海、远海拓展。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健全海域使用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海域资源向高水平龙头企业集中,市场化出让海域达到11万公顷。在全省率先公布实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强化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和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成功处置赤潮、绿潮、浒苔等海洋灾害。落实岸线巡查、首接负责、联合执法等制度,严厉打击海洋违法违规行为,推行渔船包保、以港管船、技术防控等管理措施,渔船管控取得显著成效,经验在全省推广。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随着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建设持续推进,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机遇。从国际看,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进入深耕阶段,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经济加速融合,为新产业、新模式提供新动力。从国内看,海洋强国的战略地位日趋重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双碳”目标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优势凸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一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全面展开,海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阵地。从我市看,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加快成型成势,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聚集,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长迅速,海洋生态经济蓄势待发,立足东北亚面向全球的开放优势持续增强,为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二)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复苏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深圳等海洋强市依托强大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虹吸效应明显。我市与省内沿海市海洋产业结构趋同,市场、腹地、资源存在激烈竞争。从我市看,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融合程度不够,海洋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上下游产业链不够完善,领军企业不多、带动能力有限,海洋资源约束趋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域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为统领,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着力强化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海洋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着力推进陆海统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扩大海洋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打造“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核心引擎、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瞄准要素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让、产业化应用等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推动本地特色海洋产业适用技术和海洋领域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破解海洋技术应用瓶颈,占领海洋技术研发新高地。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利用。严守海洋生态红线,推进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海洋产业循环低碳发展,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综合整治与修复,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提高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坚持开放合作、“双循环”畅通。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布局。统筹陆海规划布局、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制度供给,推进陆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高效协同发展。坚持公平普惠、共享式发展。统筹兼顾用海效率与公平,强化制度设计,推进海洋开发收益公平分配,激发民众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进民生福祉。(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明显优化,海洋科技创新、人才聚集、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能力大幅提升,海洋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海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全国领先,海洋国际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东北亚海洋开放合作中心城市、国际“精致海洋”建设示范市。海洋经济发展更高效。海洋经济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到2025年突破16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8:40:42,海洋新兴产业成为增长强劲引擎。科技创新动力更强劲。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海洋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0个以上,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00家以上,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400家以上。一一海洋生态环境更优良。生态文明制度得到全面落实,陆海一体的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效果显现,陆源入海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近岸海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全省领先,海洋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省级管控要求,海洋减排与“增汇”能力明显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全国。海洋合作领域更广阔。海洋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开放平台体系更加丰富多元,涉海贸易与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效应显著扩大,港口物流、旅游和投资贸易合作持续深化,内联外引、陆海联运的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建成。到2025年,涉海产品年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240亿元。海洋管理服务更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高效,营商环境实现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全面发挥作用,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渔船渔港管控、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护等综合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精致城市”发展理念贯穿海洋经济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到2035年,营商环境和服务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适应现代海洋开发要求的海洋管理和政策框架体系更加成熟,基础设施更趋完善;优势海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海洋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利用全域海洋空间,开发全球海洋资源,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功能得到充分彰显,海洋优势产业在东北亚地区具有引导权、在全球享有话语权;国际海洋科技城等城市品牌享誉世界,成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保障基地、参与国际海洋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表1“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经济实力海洋生产总值(亿元)10271600预期性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440预期性海洋制造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35.740预期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30预期性创新能力省级以上涉海创新平台数(个)137200预期性涉海高科技企业数(个)191300预期性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个)263400预期性生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达到约束态管控管控性魅要求要求力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达到约束99.9考核比例(%)要求性稳定约束涉海自然保护地面积(公顷)15765增加性开涉海产品年进出口总额(亿元)180240预期放性活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100200预期力性民渔民人均纯收入(万元)2.53.5预期生性共人均海产品供应量(千克/人)9881000预期享性四、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围绕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一城三核”布局,打造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核心海洋经济区,加快海洋产业特色园区、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空间集聚、开放发展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一)北部核心海洋经济区。环翠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高端、高质、高效,发挥区位、科教、产业优势,统筹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双岛湾科技城、东部滨海新城海洋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刘公岛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和重点区域建设,推动科技研发孵化、高技术产业、港航物流服务业、滨海文化旅游业联动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打造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增长极。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整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哈工大(威海)、山大(威海)、北大威海海洋研究院等创新资源,推进本地企业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对接,布局试验场、科技岛、科技港、科创中心、产业园、特种装备保障区等海陆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产品、海洋智能装备、海洋通信、海洋大数据、海洋科技服务等产业,完善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和服务保障等6大基地功能,打造全国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新样板。一一双岛湾科技城。推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科技创新园等3个涉海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海洋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国家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东部滨海新城海洋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海洋科技信息、海洋电子商务、海洋文化创意、海洋金融及海洋新信息、海洋展览展示、海洋学术交流等产业,引导国内外金融、保险、融资、中介等服务机构落户,带动海洋服务贸易产业整体发展,积极引进下一代网络传输技术与设备研发制造、云计算、大数据、时尚设计、软件开发、跨境电子商务等企业,打造国际化海洋现代服务产业园区。刘公岛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全面整合刘公岛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爱国主义、国防、海权和海洋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军事体验、国际海洋权益会议、军事拓展基地等为抓手,完善刘公岛研学、会议、休闲、商品购物等功能,完善刘公岛军事体验产品体系,打造海洋特色鲜明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二)东部核心海洋经济区。荣成市突出链条延伸、集群打造、融合发展,发挥海洋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设施配套完善、企业竞争力强等优势,串联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沙窝岛国家渔港经济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等平台和重点区域,重点发展现代渔业、海洋食品、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船舶和海工装备、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引领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海洋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以海洋生物科技为核心特色,构建“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人才服务+产业加速”的创新链条,加快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大宗、优势海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开展藻类、贝类、鱼类等精深加工,开发即食海鲜、海味食品、冷冻调理、海鲜调味等系列产品,实施一批海洋产品高值化利用示范项目,打造国家级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高地。沙窝岛国家渔港经济区。整合渔港、远洋渔业基地、渔港小镇、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等载体,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渔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水产品交易中心,全面拓展渔船修造、集散加工、市场交易、信息服务、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教育医疗等功能,有效延伸渔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最大远洋渔业综合服务基地。好运角旅游产业集聚区。全面实施天鹅湖板块内涵提升和渔港片区规划工程,建设马栏湾国际高端旅游度假基地,推进鸡鸣岛旅游深度开发,带动休闲渔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打造集多业态于一体的黄金海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南部核心海洋经济区。文登区、乳山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海新区突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以南海新区蓝碳产业示范园、临港区碳纤维海洋新材料产业园、文登海洋船用设备制造业集聚区、文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平台和重点区域为支撑,重点布局海洋碳汇、育苗育种、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产业,打造海洋生态经济、现代种业和海洋特种装备制造示范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创建国家“两山”“双碳”海洋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全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标杆区域。一一南海新区蓝碳产业示范园。强化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等平台功能,加快建设生态智慧中心、生态种业、生态智造、生态承载等4个功能板块,加强海洋碳汇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建立海水养殖碳汇核查方法、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促进蓝碳技术产业化,打造蓝碳发展高地。临港区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突破碳纤维规模化制备成套技术,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海洋船舶、海洋油气开发、海洋工程建筑、海上风电、海洋休闲装备、海洋新材料、深海探测等领域开发应用,构建以碳素和玻璃钢材料、钓具装备、玻璃钢船艇等为支撑的新材料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文登海洋船用设备制造业集聚区。放大传统工业优势,大力发展船用曲轴、船用连杆等船舶关键零部件和配套系统,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平台等海工装备及配套产品,推进海洋船用设备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船舶配套及海洋装备生产基地。文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文登化工产业园转型,大力发展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提升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存、原创技术与集成技术并举、技术要素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新高地。乳山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整合旅游资源,挖掘养生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游向休闲体验游发展,建设中韩健康城,构建以休闲旅游、滨海度假和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现代海洋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国内知名的健康养生养老福地、健康休闲旅游胜地。五、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竞争力做强海洋优势产业,做大海洋新兴产业,做精海洋现代服务业,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提升海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群,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4+6+3”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一)做强海洋优势产业。1.扩规提档海洋渔业。构建现代种业“2+5+N”发展体系。在中心城区集中打造2处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开展鱼虾贝藻参等综合性遗传育种,构筑种业“芯高地”;在南部荣成寻山、荣成虎山、文登泽库、南海小观、乳山徐家集中建设5处现代水产种业园区,促进水产种业企业集聚发展,构筑种业“隆起带”;在全市沿海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成一批良种研发创新平台,健全良种繁育与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龙头企业。至2025年,优质苗种繁育能力提高到100O亿单位,打造中国海洋种业北繁基地。构建海水养殖绿色发展体系。扩大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综合效应,支持文登区、荣成市等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推动海水养殖从浅海向深海、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加快养殖技术模式创新,实施养殖疏密工程,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加大多功能平台、养殖工船、超大型智能网箱等机械化、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及应用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深远海生态牧场建设,培育一批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实现养殖良种化、防治生物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产品品牌化,打造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装备渔业聚集区。到2025年,建造50座增养殖一体化深远海平台、10座三文鱼智能养殖平台、80座牡蛎自升式多功能平台。构建远洋渔业组织化发展体系。整合全市远洋渔业企业和实际经营远洋渔船,组建远洋渔业发展联合体,实现信息共享、生产协作、资源统筹,提高远洋渔业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强化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进远洋渔船升级改造,提高渔船作业效率、捕捞产量和产品质量。破题极地渔业,建造南极磷虾捕捞船和南极磷虾辅助运输船。完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码头、冷库、加工等配套设施,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保障有力的境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园区。高质量推进荣成渔港经济区、威海文登渔港经济区建设,完善沙窝岛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服务功能,推进渔获回运、贸易集散、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渔船修造等全产业链发展。到2025年,全市远洋渔业基地达到5处,作业渔场达到30处,专业远洋渔船数量稳定在350艘,远洋渔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专栏1海洋渔业建设重点项目现代海洋牧场:文登靖海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荣成王家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荣成爱莲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乳山白沙滩海洋牧场示范区、乳山南黄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小石岛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双岛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阴山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等。现代渔业园区(基地):“深蓝行动”绿色养殖示范基地、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工程、文登泽库现代渔业园区、荣成寻山现代渔业园区、荣成石岛冷链物流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荣成虎山现代渔业园区、乳山省级农业科技园现代海洋经济示范区、乳山徐家现代渔业园区、乳山南黄现代渔业园区等。2 .提质增效海洋食品产业。发挥鲜活、冷鲜水产食品和远洋水产品等海产品资源优势,加强海洋水产品综合高值化开发利用,完善海珍品精深加工、特色海洋食材开发、海洋休闲食品制造等海洋食品加工链,积极培育开拓海洋食品消费市场,提升冷链仓储物流水平,打造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基地。做精做细海带、海参、金枪鱼、鳏鱼等海产品加工产业,支持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积极推动海洋冷链食品加工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扩大“中国海鲜之都”“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等城市品牌影响力,加强“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文登蛀”等区域品牌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品牌,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海洋产业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创新产业园,建立健全海产品链条追溯体系,强化海产品质量源头保障,严格海产品质量标准管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供更高品质、更加绿色、更为丰富的海产品,树立海产品质量全国最优标杆。专栏2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方向(1)升级海洋食品生产方式,开展海洋食品加工关键技术、机械装备与新产品的研发,利用低能耗的生物加工、自动化的机械加工技术代替传统手工加工方式。(2)引导海洋食品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利用现代食品加工、处理与保鲜技术,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根据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做精做细冷冻调理食品、海鲜调味品,开发更多预处理小包装食品、海洋方便食品、名优即食食品、高品质休闲食品。(3)利用副产物规模化处理与高效利用技术,推动“零残渣”食品加工,综合开发低值、大宗水产品资源,开发风味独特、种类繁多的海鲜零食、海味零食及延伸产品。(4)加快海产品功能性成分提取精制、蛋白质高效利用等技术研发,实现胶、醇、蛋白、油脂等成分的分离、富集和应用技术突破,提高海洋保健品和特医食品市场份额。3 .延伸拓展船舶海工产业。接轨国际造船标准,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水平,强化“链主”企业作用,重点建造集装箱船、豪华客滚船、高端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上工程船、海洋科考船、多低温层级储藏加工船等特种船舶,提高船用曲轴、船用仪器仪表、甲板机械、舱室设备、压载水处理设备、废气脱硫设备等配套设备制造水平,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增强船舶总装集成和维修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向方案解决商、技术服务商转型,建成威海国家高端船舶制造基地。拓展渔业配套设备产业链,推进海洋牧场智能管控平台、黄海冷水团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渔业装备集成制造,推进海洋捕捞、海带收割、海参采捕、牡蛎采收、觥鱼加工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加快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步伐。集群化发展海洋休闲装备制造业,丰富“中国钓具之都”“中国休闲渔业之都”品牌内涵,推动钓具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构建以亲海垂钓、体育运动、娱乐观光等为支撑的海洋休闲装备产业链,培育游艇驾驶培训、租赁交易、维护保养等配套产业,加快游艇经济崛起。专栏3船舶与海工装备、钓具产业链建设重点项目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与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芬兰德他马林等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端船舶设计公司合作,提高新船型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智能化数字化造船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豪华客滚船、重吊船、南极磷虾船、游艇等“威海品牌”。加快船舶修造企业转型,重点发展海洋牧场平台、海上风电、海洋油气等海工装备及配套产品,打造国内知名的船舶及海工装备修造配套基地。钓具产业链:加强高端零部件、生产装备技术研发攻关,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自主品牌影响力。通过协同创新加强企业间深度配套协作,打造集装备一预浸料一渔竿一渔饵一渔轮一导眼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擦亮“威海钓具”行业品牌,打造“中国钓具之都”。4 .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挖掘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海洋文化遗产,促进海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办好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中国荣成开洋谢洋节、中国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中国威海潮汐公社赶海节等节庆展会活动,举办高端海洋会议论坛。加强甲午战争文化、荣成海草房等遗迹遗产保护,建设刘公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支持荣成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一批滨海特色小镇,高水平推进刘公岛、成山头、那香海、赤山、大乳山等涉海龙头A级景区发展,建设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海上看威海、威海海洋科技馆等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整合开发海岸带旅游资源,统筹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和旅游平台,推进传统码头转型发展,择优增加游艇停泊及服务等功能,打造国际游艇码头,丰富滨海旅游业态,打造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体育健身、游艇钓具、休闲垂钓、海洋牧场、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世界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专栏4海洋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金线顶区域滨海公园景观建设工程、威海孙家瞳中国油画小镇、荣成虎头角海洋艺术小镇、荣成那香海游艇小镇、荣成那香海滨海文旅小镇、荣成马栏湾海洋运动小镇、荣成天鹅小镇、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荣成龙须岛渔港风情小镇、荣成马山岛休闲养生区开发项目、荣成靖海渔港小镇、乳山海阳所牡蛎小镇、荣成成山头旅游区提档升级工程、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北部环海观光旅游带项目、威海朝阳港欢乐海岸大型主题公园等。(二)做大海洋新兴产业。1 .突破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支撑带动作用,强化海洋信息产业系统性、前瞻性布局,围绕海洋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支持企业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实现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培育壮大一批海洋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骨干企业,推动实施一批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监测探测设备、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研发、孵化和转化,发展海洋监测观测勘测仪器、传感器、水下航行器、海洋机器人、遥感模块、天(空、海、潜)基对海探测和通信装备等海洋智能装备,形成“遥感及通信设备规模化生产一无人系统设计制造一海空天一体化智能海洋资源环境观测网络”产业链。完善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向海洋领域延伸拓展,实施数字海洋工程,规划建设海洋大数据及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海洋信息基础数据,支持开展海洋信息感知、数据处理、场景应用等应用示范。2 .加快发展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面向健康、医疗和海洋生物新材料等领域重大需求,进一步提升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拉长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产业链,加快海产品加工业向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拓展升级。支持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文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南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制造项目。积极参与“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加快海洋生物药源活性物质高纯度规模化制备,加强降钙素前体多肽等药物中间体研发,推进抗癌、抗糖尿病等海洋药物产业化,扩大海洋骨科新材料和海藻酸盐纱布等产品产能。推进低值海产品和加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发展海洋生物饲料添加剂、土壤改良剂、生物肥料等农用制品和高效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海洋除污材料等工业用制品以及美妆用品、调味品、纺织品等生活用制品,支持企业参与海洋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制定。到2025年,争取35种新型海洋生物医药实现产业化,打造高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3 .积极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有序推进氢能、海上风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海洋生物质能开发,规划建设海上“能源岛”,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等于一体的海洋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建设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海上风电用高端球磨铸铁零部件制造基地,推动海上风电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检测与认证、港口服务与施工安装等风电全产业链条延伸,落地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主机、叶片等主要设备产业,引入塔筒、齿轮箱、发电机及大型铸件生产制造等配套供应链,构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合理布局风电场,规范风电项目建设,探索设立新型海上资源立体化开发试验场,推进离岸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加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海洋能发电技术研究,规划建设示范项目。面向深海极地大洋资源开发,提升深海油气勘探、水下采油系统、海洋油气传输等特种装备制造水平。4 .延伸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扩大碳纤维在海上风电、海洋工程建筑、深海探测装备、船用装备、渔具及配件等领域应用,研发适用于大型海工装备及海洋船舶的高性能、耐腐蚀、适应特定使用环境的新材料,加快海藻纤维和甲壳素纤维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产业化,促进海洋装备关键组件、高端精密配件的镁、铝合金轻量化更新升级,提高海洋深水非金属复合材料、海洋超深水柔性材料等新材料生产产能,支持建设一批海洋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积极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5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建设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开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研究,推进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建设,加快海水淡化专用膜及关键装备和成套设备自主研发,加强海水淡化装置在海岛、渔船、海洋牧场平台等场景应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水淡化装备产业集聚。稳步探索市政用水补充机制,推进海水淡化水纳入沿海地区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加快海水在工业冷却中的直接利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浓海水高值化利用,形成海水冷却、海水淡化和浓海水综合利用创新模式,推动海水淡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华能电厂10万吨、荣成市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基地。专栏5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重要依托,以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测试试验与检验检测为牵引,建立集技术开发、测试验证、成果转化、产品孵化、检验检测、定标准入于一体的海洋电子信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攻关模式,打造主题突出、链条完整、特色鲜明、人才汇集、机制先进的国内领先的产业创新示范平台。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以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依托,积极参与“蓝色药库”计划,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绿色、安全、高效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加快海洋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动海洋胶原蛋白、磷虾油、海藻生物制品、海洋特色酶制剂、海藻肥等优势产品提档升级。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以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为依托,重点推进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反渗透膜等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形成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产业链。加快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建设,形成涵盖膜材料、膜工艺、膜装备的全产业链条。发挥海水淡化装置关键用泵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扩大海水淡化高效耐腐蚀高压泵、增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高压泵生产规模,建立集设计、试验、生产和检验于一体的海水淡化泵产业链。海洋新材料:推动龙头企业膨胀发展,依托碳纤维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招引一批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和应用核心企业,积极拓展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在海洋休闲装备、船舶制造、海上风电、海洋工程等领域应用。6 .引领发展海洋碳汇产业。加快前瞻布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助力碳中和,打造蓝碳产业全国样板,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高标准建设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等平台,实施典型海区碳指纹与碳足迹标识体系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微型生物碳汇过程与识别技术研发等重大项目,加快渔业碳汇、滨海盐沼湿地碳汇、海洋牧场碳汇等系列方法学和标准制定,建设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观测站,建立系统完善的蓝碳数据库。开展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探索实施海藻养殖区上升流增汇和海底碳封存等工程,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扩大海带、裙带菜、牡蛎等经济固碳品种养殖规模,放大渔业碳汇功能。建设蓝碳产业示范园,重点发展碳汇渔业、海洋碳汇监测装备制造、滨海盐生植物种质繁育、海洋生态环保服务等产业,构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策划渔业碳汇、海草床碳汇等蓝碳交易项目,探索开展蓝碳市场地方交易试点,积极争取将蓝碳纳入国家碳市场交易,推进蓝碳资源变资产、资本。(三)做细海洋现代服务业。1 .拓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整合优化港口功能,打造以威海湾港区为龙头,南海、石岛、乳山口等港区联动发展的现代化港口体系,畅通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加强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1.NG、集装箱、客运等大型化、专业化泊位和防波堤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骨干港区集疏运通道。突出“港口+铁路”集疏运枢纽功能,构建陆海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威海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谋划布局中日韩陆海联运线路,适时开通威海港至欧洲的卡车航班业务和中俄班列,研究开展欧洲拼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