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质量管理复习题.doc
员工质量管理复习题二、填空题1、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和 及 、 、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良。2、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 和 。3、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 GB/T 。4、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展的符合性评价。5、按检验阶段分类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6、应用控制图可以对工序过程 状态进展分析、预测、判断、监控和改良,实现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7、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8、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性 值的分布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始终保持 稳定且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9、工序能力是受控 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10、质量改良常用的老七种工具是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散布图、控制图。11、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12、质量筹划是质量管理的一局部,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13、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假设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平安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14、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5、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16、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17、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8、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展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19、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而质量改良是消除系统性问题。20、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2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根底,通过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的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22、质量改良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23、PDCA循环是由筹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良的工作方法。24、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的一种工具。25、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工程进展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26、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展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7、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过程能力指数用字母Cp表示。28、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9、公司“三标一体中的三标是指ISO9001、ISO 14001、OHSAS 18001标准。30、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及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31、检验人员的职责是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直接按检验作业指导文件检验产品,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32、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另一种是处置方式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种使用的要求。33、质量筹划是质量管理的一局部,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4、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3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的文件,它们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文件。36、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组织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37、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筹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良。38、质量改良是质量管理的一局部,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9、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40、“三按生产是指按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41、控制图中上控制线用符号UCL表示;中心线用符号(CL)表示;下控制线用符号(LCL)表示。42、因果分析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43、.直方图中,平均值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它与规*中心M的距离越近越好。44、标准按性质区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45、质量本钱构成包括预防本钱鉴定本钱内部故障本钱和外部故障本钱。46、质量管理根底工作包括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责任制 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47、质量管理三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和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8、 QC小组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性、和严密的科学性。49、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量及环境条件。50、PDCA的特点是:完整的循环、大环套小环 和 逐步上升的循环。51、质量控制是消除 偶发性 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而质量改良是消除 系统性 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根底上加以提高。52、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根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方等相关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53、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序。54、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有鉴别功能、把关功能、预防功能和 报告。55、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假设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 平安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56、我国很多企业经常使用并通称的“两图一表是指 排列图、因果图 和对策表。57、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58、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展的符合性评价。59、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60、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61、因果分析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62、在一定的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一样结果的现象称为 随机现象。其具有两个特点:1随机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个;2至于哪一个出现,人们事先并不知道。63、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进展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64、QC小组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 和严密的科学性。三、名词解释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3C认证:中国强制性认证。4、水平比照:就是将过程、产品和效劳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效劳质量进展比拟,有助于认清目标。并确定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5、信息传递: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经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6、质量本钱: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7、标准化:为在一定的*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8、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9、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根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方等相关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10、检验: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展的符合性评价。1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2、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质量标准的*围和工序能力的比值,用符号Cp表示。13、TQM的根底工作: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14、戴明环的三个特点:完整的循环;大环套小环;逐步上升的循环。15、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良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6、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17、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假设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平安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18、标准:为在一定的*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四、简答题1、质量改良的必要性 2、质量改良的步骤答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展, 答 1、选择课题2、掌握现状3、分析问题原因 对原有的技术提出了改良的要求; 4、拟定对策并实施5、确认效果2、技术与企业的各种资源间的最正确匹 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7、总结配问题,要求技术不断改良。3、质量管理的根底工作 4、质量体系文件的层次和内容答1、质量教育培训工作;2、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答 1、质量手册:说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3、质量责任制; 描述其质量体系文件;4、标准化工作; 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为进展*项活动所5、计量管理工作。 规定的路径; 3、第三层次文件:详细作业文件表格、报告、作业指导书等。 5、新产品品质确认分哪三个阶段进展 答1、设计试制阶段品质确认; 2、工厂试制阶段的品质确认;3、生产线试制阶段的品质确6、质量改良与质量突破 7、控制图设计的五个步骤答1、质量突破与质量改良的目的一样; 答 1、收集数据;2、质量突破是质量改良的结果; 2、确定控制界限;3、质量改良侧重过程,质量突破侧重结果。 3、绘制控制图;4、控制界限的修正;5、控制图的使用和改良。8、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 9、PDCA循环特点答1、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方案; 答 1、完整的循环; 2、保证工序质量处于控制状态; 2、逐步上升的循环;3、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均衡生产。 3、大环套小环。10、质量检验的步骤答1、检验的准备;2、测量或试验;3、记录;4、比拟和判定;5、确认和处置。11、质量特性分哪三类 12、符合性质量答:1、关键质量特性; 答:以符合现行标准作为衡量依据。2、重要质量特性; 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3、次要质量特性; 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13、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答1、选择课题2、掌握现状3、分析问题原因 4、拟定对策并实施5、确认效果 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7、总结14、TQM与ISO9000的区别 答:1控制要素*围不同; 2执行标准不同; 3所站角度不同; 4检查方法不同; 5动力机制不同。 16、质量监视的主要类别 答:质量监视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 微观质量监视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 监视。企业外部质量监视又可分为国 家监视、行业监视、社会监视三类。18、开发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19、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答:1是形成产品质量的首要环节; 答:1制定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2开发设计决定产品的适用性; 2工序能力验证;3开发设计决定企业的效益。 3采购质量控制。22、简述工序能力调查的十个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组织及人员;3制订调查方案;4工序的标准化;5按标准实施 ;6收集数据;7数据分析;8判断;9计算工序能力指数;10处置。23、简述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和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内容质量职能:1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方案;2保证工序质量处于控制状态;3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均衡生产。质量管理内容:1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2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3辅助效劳过程的质量控制。24、简述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和步骤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2、把关功能;3、预防功能;4、报告。步骤:1、检验的准备;2、测量或试验;3、记录;4、比拟和判定;5、确认和处置。25、2000版九千标准中提出了那些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26、简述控制图的设计的步骤1收集数据; 2确定控制界限;3绘制控制图; 4控制界限的修正;5控制图的使用和改良。10、产品验证需要提供“客观证据,这里的“客观证据是(A、B、D)。A.产品合格证 B.质量证明书C.供货合同单 D.检测报告11、质量本钱是指为( B、C )。A.生产本钱 B.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C.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D.人工本钱 E.原材料本钱13、方针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具有(A、B、D)等特点。A.强调系统管理 B.强调重点管理 C.注重例外管理 D.注重措施管理14、"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有(A、B、C)。A.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 B.产品缺陷C.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 D.上级有关指导性文件36.常规计数控制图包括A、B、D、E。A np控制图 B p控制图 C *-R控制图 D c控制图 E 控制图37.在质量改良的步骤中,C、E属于PDCA中的A阶段的内容。 A 选择课题 B 掌握现状 C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D 分析问题原因 E 总结38.以下费用应计入质量本钱的有 B、C、D 。 A 营销宣传费 B 产品设计鉴定费 C 外购材料的检验费 D 返工或返修损失39.以下哪些是在工厂试制阶段的品质确认内容A、B、C。 A生产技术准备情况 B外购件品种、规格及技术要求 C样车评审情况 D外购件到货情况40.企业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局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D。A 企业标准只能是产品标准B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批准、发布C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D 企业标准不能违背相应的强制性标准七、综合分析题 一、对*工序进展分析,收集该产品一个月内的数据,测定*重要质量特性绘制的直方图如下:T 1、这种直方图属于 C A、平顶型 B、孤岛型 C、双峰型 D、偏峰型 2、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B 、D A、产品经过了挑选 B、产品中混进了其他型号的产品C、加工过程中存在主观倾向 D、数据分层不当 3、可以考虑的对策有B、C、D、E A、提高计量检测精度 B、修理空调 C、调整设备D、修理计量检测仪器 E、对新工人进展培训 二、*产品有5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不合格,假设对批量N=2000件进展全数检验,发现5个产品有不合格项,结果如下:产品编号A类不合格数B类不合格数C类不合格数31027011121101901220003则: 1其中C类不合格品数为 AA、1、 B、2 C、3 D、4 2每百单位产品C类不合格数为CA、0.2、 B、0.3 C、0.4 D、0.8 3B类不合格品率为 AA、1 B、1.5 C、2 D、3三、今有30个样本,每个样本由5个观测值组成,绘制控制图。经计算,=33.6 =6.2,查表得A2=0.577 , D4=2.115 , D3为零。1、现从生产过程中抽取一个样本,其观测值为36、40、37、30、38,该样本的与R a a、都在控制界限内 b、都不在控制界限内c、只有超出控制界限 d、只有R超出控制界限2、给定T=25,d2=2.326,过程能力指数Cp为 c a、2.06 b、1.26 c、1.56 d、0.86 3、给定偏离度K=0.3,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k为 a a、1.09 b、0.99 c、1.49 d、2.09四、*公司管理层在贯彻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过程中,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评定: 2、组织应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其主要职责是(A、C、D)。 A.就质量管理体系事宜与外部联系 B.代表最高管理者解决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的一切问题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D.确保提高组织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3、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时,必须写入的内容包括(A、D、E)。 A.质量管理体系*围 B.组织构造图 C.质量方针、目标 D.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E.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4、组织在确定过程时,应将(A、B、C、D)的过程作为特殊过程。 A.过程的输出不易验证 B.过程的输出不能验证C.过程的输出不能经济地验证 D.仅在产品使用之后问题才能显现E.过程的输出可以验证五、*零件加工过程能力指数Cp=1.67 Cpk=1.00 1、该过程的合格率约为 C A.99.99% B.99.73% C.99.86% D.0.27% 2、如果顾客要求过程能力指数1.33,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改良措施最为合理 C 。A.设法降低误差分散程度 B.向顾客要求放宽技术要求C.调整过程,减少平均值与公差中心的偏移量六、*洗衣机厂,设计开发*种型号的洗衣机,在确定洗衣机质量时,遇到了如何定义质量的讨论。1、洗衣机的特性中属于固有特性是 bd a、洗衣机的售后效劳 b、洗衣机说明书c、洗衣机的售价 d、洗衣机的功率2、洗衣机的噪声如果其质量特性值超过规定要求一般可判定是c a、一般质量特性 b、次要质量特性c、重要质量特性 d、关键质量特性3、如果从洗衣机这个产品来分析,反映产品质量的特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abc a、性能 b、适用性c、可信性 d、舒适性4、*顾客购置洗衣机后,从使用的效果感知质量感受程度角度来看,超过他的期望认知质量,则可以认为该顾客 b a、满意 b、很满意、忠诚 c、无所谓 d、不满意七、利用样本数据绘制R控制图,经计算=65.5 =2.0 查表得A2=0.577 D4=2.115 D3为负值。则:1、*均值图的控制限为C UCL=66.077 UCL=69.73 A CL=65.5 B CL=65.5 LCL=0 LCL=61.27 UCL=66.654 UCL=4.230 C CL=65.5 D CL=2.0 LCL=64.346 LCL=0 2、假设从现场取5组数据,均值分别为:65.23、65.75、67.03、64.85、64.92,则B A、判稳 B、点出界、判异 C、点子排列不随机、判异 D、无法判断 3、假设给出的公差界限为TL=62.50, TU=68.50, 根据样本数据得到S=0.8598,则过程能力指数为B A、0.75 B、1.2 C、1.67 D、2.0 八、*机械制造公司为了合理地配置检验资源,对本厂的产品质量检验进展系统的调查,调整了质量检验的分类和设置。1、质检系统中的根本格局按完整的检验阶段划分,建立bce a、固定场所检验 b、原材料进货检验c、过程检验 d、理化检验e、最终检验2、按进货产品质量检验的形式有 abc a、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b、实物检验c、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d、生物检验3、各生产分公司内部的过程检验按检验场所划分,考虑设置在 bc a、离检验管理或销售部门近的地方 b、作业设备集中的地方c、过程作业班组集中的地方 d、搬运等辅助人员集中的地方4、各根本作业单位班组之间实行“三检制,“三检即是acd简称a、互检 b、免检c、自检 d、专检e、首件检5、对具有破坏性的检验要严格界定,并列出具体检验工程,尽可能减少检验损失。以下属于破坏性检验的是ac a、材料的抗拉强度试验 b、成品性能试验c、关键零件的寿命试验 d、零件无损检测九、*种轴承,其直径要求为40±0.1mm,连续数批检验结果说明,直径平均值为39.96mm,标准差为0.02mm。1、则过程能力指数Cpk A A、1.00 B、0.4 C、0.6 D、1.332、如果顾客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k>1.33,则可采取以下改良措施 C A、设法降低误差的分散程度 B、加强检验C、问顾客提出放宽技术要求 D、调整过程,减少均值与公差中心的偏移量3、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则Cp与Cpk的关系是C A、Cp>Cpk B、Cp<Cpk C、Cp=Cpk D、无对应关 十、*集团公司在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一家企业,在即将竣工的同时,公司领导决定筹建企业的各级组织机构,请筹建组组织专业人员考虑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讨论后,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检验的性质、作用和任务,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根底。1、首先明确了质量检验部门的性质,统一了认识,请指出他们一致认为质量检验机构的性质是( D )。 A.是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 B.是负责生产又负责检验的职能部门 C.是负责质量体系又负责质量检验的职能部门 D.是独立行使质量检验的技术部门2、经过讨论,他们确定了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工作*围,请指出他们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B、D)。 A.编制需要采购的产品原材料目录和技术要求 B.组织编制和控制质量检验的程序文件 C.开展不合格品的回收利用 D.配置和管理检测设备 E.按规定要求开展产品质量检验3、他们还提出了质量检验机构的集中管理式组织模式请领导决定和批准。在此方案中设计了两种方案供领导选择,这两种方案是(A、D)。 A.按检验职能划分 B.按规模划分C.按所处生产组织位置划分 D.按产品构造划分十一、为测定在20°C下,*材料的电阻单位Y关于材料中的碳含量*的关系进展试验,收集了17组数据。且求得:=0.5357 =20.7714 L*=0.5336 L*y=6.6671 Lyy=84.03431、回归方程式为 A A.y=14+12.5* B.y=14-12.5* 2、相关系数r为 D 十二、*电器公司产品的*关键部件由供给商提供。 1、有甲、乙、丙三家供给商可供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对供给商的( B、C、D)等进展评价。 A.员工人数 B.质量管理体系情况 C.主要顾客及其反应信息 D.主要原材料来源 2、在确定供给商数量时,应考虑( A、B、D )因素。 A.该部件的重要程度 B.市场供给状况 C.该部件的价格 D.供给商的可靠程度 3、假设最后选定甲供给商和乙供给商作为该部件的供给商,该电器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通过进货全数检验发现乙供给商提供产品的不合格率长期远远低于企业允许的不合格率,该电器公司可以考虑采取 ( A、B )措施减低本钱。 A.采用抽样检验 B.免检 C.减少乙供给商的供货数量 D.扩大甲供给商的供货数量十三、*中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0.2mm,长期检验结果说明,其直径为u=18.05mm,标准差为=0.093。 1、该生产过程的偏移系数K为 B 2、该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Cpk为 C 3、在上述状态下说明技术管理能力 C A.过高 B.很好 C.交勉强 D.很差十四、*企业实施质量本钱管理,统计2000年度质量本钱费用,质量培训费20万,生产前预评审费用10万,供给商评价费10万,外购材料检验费20万,顾客投诉问题分析返工返修检验费5万,鉴定费20万,顾客满意调查费10万,返工返修的费用50万,内部质量审核费2万,内部纠正措施费5万,顾客退货损失50万。1、该企业鉴定本钱费用是( D )。 A.40万 B.50万 C.62万 D.52万2、该企业符合性本钱费用为( C )。 A.72万 B.40万 C.92万 D.55万3、该企业非符合性本钱费用为(D)。 A.100万 B.130万 C.120万 D.110万4、假设要反映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可采用(B、C)。 A.非符合性本钱 B.鉴定本钱率 C.质量本钱与销售额的比例 D.符合性与非符合性本钱的比例十五、*厂根据合同订货向顾客提交一批完工的产品,但货到顾客处不久就收到拒收的回复,并附有质量未满足合同要求的检测报告。工厂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查找原因,质量检验部门从质量检验角度查阅了程序文件和各过程检验记录,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进货检验的原始质量凭证不够齐全、完整,进货检验的程序还不够健全,为了把住进货质量关,他们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良货检验的程序。请指出进货检验必须具备步骤B、C、D。A 进货检验要和供货方协商同意后进展B 进货检验要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证明C 进货检验应按规定进展检验和试验D 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紧急放行的产品必须做标识E 进货检验后不管有无质量问题都必须向供货方返回采购方检验的结果2、过程检验中他们发现对*些过程完成的产品,未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他们分析了产品形成过程的特点,选择增加感官检验工程,认为感官检验方法有许多优点,请指出管理检验方法的优点是B、D。A 只要视力好、听力好的人都能胜任检验B 一般不需要购置检验的仪器设备及试剂等C 产品完成后“自检和“专检可以同时进展,节省时间D 简便易行、判断迅速、本钱低廉3、最终检验后他们发现这批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和包装质量有一定关系,因此他们对最终产品完成后的包装程序做出了以下新规定,请指出以下规定中A、B、D是不正确的。A 检查包装物品是否能保证产品平安运达用户处B 检查包装物品的防护处理防潮、防锈是否能符合要求C 检查包装物品箱、袋必须是检验亲自采购的以确保符合要求D 检查包装物品必须严密、结实、无破损 十七、*一组织拟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内部管理。1、组织首先了解到,可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依据的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B标准。A ISO9000 B ISO9001 C ISO9004 D ISO190112、组织在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的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其它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D。 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自愿的 B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强制的 C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 D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向组织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C。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八、计算题1、*部件清洁度的要求不大于96毫克,抽样结果得:=48毫克; S=12毫克 求Cp 解:Cp=1.332、*小包装粮食装袋过程,要求为1500±4克,实测均值为1501.2克,测定值标准差s=0.8克,求CPK。解:T=1504 TL=1504 T= T- TL =8 = 0.8CP=T/6= 8/6×0.8 =5/31.67M= T+ TL/2 =1500= *-M=1501.2-1500=1.2K=2/T =1.2×2/8 =0.3CPK=(1-K) CP=(1-0.3) ×1.671.173、*实用油灌装过程,要求为10000+5,实测均值为1002.3克,测量值标准差S=0.6,求CPK。解:T=1005 TL=1000 T= T- TL =5 = 0.6CP=T/6= 8/6×0.6 =5/3.61.39M= T+ TL/2 =1002.5= *-M=0.2K=2/T =0.2×2/5 =0.08CPK=(1-K) CP=(1-0.08) ×1.391.284、*零件尺寸要求为50±1.5mm,抽取样本, *=50.6,S=0.6,求此零件加工的工序能力指数CPK。解:T=51.5 TL=48.5 T= T- TL =3 = 0.6CP=T/6= 3/6×0.6 =5/60.83M= T+ TL/2 =50= *-M=50.6-50=0.6K=2/T =0.6×2/3 =0.4CPK=(1-K) CP=(1-0.4)×0.830.55、*产品长度标准为500.5mm,甲、乙、丙三位工人分别加工。统计计算了当月的质量特性数据、S,如下表所示,请判断哪位工人生产得质量最好判断题。甲乙丙50.249.7049.80S0.150.150.10答:根据3原理 3S3 所以 甲S = 3*0.15=0.45 且:甲 50.20.45 乙S = 3*0.15= 0.45 乙 49.700.45 丙S =3 *0.10=0.30 丙 49.800.30 又,长度标准为500.5mm , 所以丙生产得质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