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全文、附表及解读.docx
-
资源ID:1035979
资源大小:27.4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全文、附表及解读.docx
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推动社会共治,维护市场经济良好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国市监稽规12021)4号)等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同)受理社会公众(以下统称举报人,应当为自然人)举报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结案后给予相应奖励,适用本细则。本细则所称重大违法行为是指涉嫌犯罪或者依法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吊销(撤销)许可证件、10万元以上罚没款(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价值总和)等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对重大违法行为有具体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第三条举报下列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并结案,且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本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认定需要给予相应奖励的,按照本细则规定执行:(-)违反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反不正当竞争、禁止传销、价格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二)具有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或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违法行为;(三)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第四条举报人可以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接收投诉举报的互联网、电话、传真、邮寄地址、窗口等渠道,向本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第五条举报人可以实名或者匿名举报。实名举报应当提供真实身份证件和有效联系方式。匿名举报人有举报奖励诉求的,应当承诺不属于第十条规定的情形,提供能够辨别其举报身份的信息作为身份代码,并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人约定举报密码、举报处理结果和奖励权利的告知方式。第六条本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奖励管理制度。做好举报奖励资金的计算、核审、发放工作。第七条举报奖励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本级预算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二章奖励条件第八条获得举报奖励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有明确的被举报对象和具体违法事实或者违法犯罪线索,用是供了关键证据;(二)举报内容事先未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掌握;(三)举报内容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结案并被行政处罚,或者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被追究刑事责任。第九条举报奖励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同一案件由两个及以上举报人分别以同一线索举报的,奖励第一时间举报人;(二)两个及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案件的,按同一案件进行举报奖励分配;(三)举报人举报同一事项,不重复奖励;同一案件由两个及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总金额不得超过第十二条规定的对应奖励等级中最高标准;(四)最终认定的违法事实与举报事项完全不一致的,不予奖励;最终认定的违法事实与举报事项部分一致的,只计算相一致部分的奖励金额;除举报事项外,还认定其他违法事实的,其他违法事实部分不计算奖励金额;(五)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的跨区域的举报,最终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包含受理举报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分别调查处理的,负责调查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就本行政区域内的举报查实部分进行奖励。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奖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具有法定监督、报告义务人员的举报,或者授意他人的举报;(二)侵权行为的被侵权方及其委托代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举报;(三)实施违法行为当事人的举报(内部举报人除外);(四)有任何证据证明举报人因举报行为获得其他市场主体给予的任何形式的报酬、奖励的;(五)举报人以违法手段取得相关证据并进行举报的;(六)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情形。第三章奖励标准第十一条举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举报。该等级认定标准是提供被举报方的详细违法事实及直接证据,举报内容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举报事项经查证属于特别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犯罪;(二)二级举报。该等级认定标准是提供被举报方的违法事实及直接证据,举报内容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三)三级举报。该等级认定标准是提供被举报方的基本违法事实及相关证据,举报内容与违法事实基本相符。确定举报等级可综合考虑涉案货值、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第十二条有罚没款的行政处罚案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举报等级,按照下列标准计算奖励金额:(-)属于一级举报的,按罚没款金额的5%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5000元的,给予5000元奖励;(二)属于二级举报的,按罚没款金额的3%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3000元的,给予3000元奖励;(三)属于三级举报的,按罚没款金额的1%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1000元的,给予1000元奖励。无罚没款的案件,一级举报至三级举报应当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1000元的奖励。第十三条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上限为100万元,根据本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确定的奖励金额,不得突破该上限。第十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实施行政处罚再移送司法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未实施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分别不同情况给予奖励。第四章奖励程序第十五条负责举报调查办理、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举报查处结案或者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后,由办案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对于符合本细则规定奖励条件的举报人,以书面、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其享有获得举报奖励的权利。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的应当做好相应记录。第十六条举报人应当自被告知其享有获得举报奖励权利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填写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奖励申请表,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的奖励申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举报人奖励申请,启动奖励程序,逾期未申请的,视为主动放弃。第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应当在接到奖励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填写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奖励审批表,列明举报内容,提出举报等级、奖励标准和金额的建议,经办案机构负责人、财务机构负责人审核后,连同行政处罚决定书结案审批表等案件材料,报送分管执法办案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奖励金额较大的,按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报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集体审批。单笔拟奖励金额50万元以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应当在完成前款规定的审批后,按下列程序确定,审批时限可延长30个工作日:(-)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拟作出举报奖励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财务机构以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名义函商本级财政部门;(二)市级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办案机构拟作出举报奖励的,提请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财务机构以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函商本级财政部门;(三)区(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拟作出举报奖励的,由本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财务机构以本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函商本级财政部门;第十八条举报等级、奖励标准和金额等一经审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举报奖励决定告知举报人。第十九条举报人对奖励金额有异议的,可以在奖励决定告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实施举报奖励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实施举报奖励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奖励复核结果。第二十条自收到举报奖励决定告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实名举报人由本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财务机构提供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实名银行卡卡号,领取奖励。举报奖励复核的时间不计入该期限内。匿名举报人由本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提供身份代码、举报密码以及领取奖励银行卡卡号,由办案机构核实身份后,将匿名举报人的领取奖励银行卡卡号提供给财务机构,领取奖励。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举报奖励领取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举报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领取奖金的,视为主动放弃。第二十一条实名举报人委托他人代领举报奖励的,受委托人须提供举报人授权委托证明、举报人和受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受委托人实名银行卡卡号。匿名举报人委托他人代领举报奖励的,受委托人应当提供授权委托证明、匿名举报人身份代码和举报密码、受委托人有效身份证件以及领取奖励的银行卡卡号。第二十二条奖励资金的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第五章内部举报人举报及奖励第二十三条鼓励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等行业、领域内部人员举报所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违法行为。第二十四条本细则规定的内部人员是指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雇佣,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第二十五条内部举报人在举报时提出举报奖励诉求的,应当提供真实身份证件、有效联系方式以及与被举报人雇佣关系的证明材料,或者提供能够辨别其举报身份的身份代码、举报密码和联系方式,以及与被举报人雇佣关系的证明材料。第二十六条内部举报人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结案的,可按照本细则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的标准,给予2倍奖励,每起案件的奖励金额上限为100万元。第二十七条内部举报人的奖励程序,按照本细则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执行。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二十八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申报和发放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奖励责任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设立举报档案,做好汇总统计工作。第二十九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为举报人保密,不得泄露举报人的相关信息。第三十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举报奖励过程中,有下列情形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或者教唆、伙同他人伪造举报材料,冒领举报奖励资金的;(二)泄露举报人信息的;(三)向被举报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四)其他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或者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实不符合奖励条件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收回奖励奖金。举报人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奖励资金,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细则表述中,"以上""超过"均含本数。第三十三条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重庆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渝食药监201798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渝质监发201779号)同时废止。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奖励申请表(邮相马)年龄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内部举报人(是/否)匿名举报人(是/否)银行卡卡号举报时间被举报人笔燃内容、揖蔚时相申请人签字:年月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奖励审批表挈跳蚱(身份削马)年龄|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内部举报A(是/否)匿名举报人(是/否)银行卡卡号剁艮时间被举报人立案时间结案时间处罚决定书文号案件或者移送文书编号罚没金额(万兀)举报等级奖励金额(万兀)举报的内容、提供的线索和证据、奖励的理由和依据承办人:年月日办案机构意见签字:年月日财务机构意见签字:年月日分管执法办案负责人意见签字:年月日分管财务负责人意见签字:年月日主要负责人意见签字:年月日负责人集体研究意见备注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政策解读2022年3月28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于联合出台了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并已于出台之日起正式施行。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是市场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背景下,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严厉打击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领域重大违法行为的重要保障举措。通过鼓励社会监督,发动社会共治,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底线,规范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行为,构筑民生领域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性阳光的竞争环境。一、背景意义市场监管工作涉及民生改善、市场活力、市场秩序、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各项领域,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共同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是实现市场经济社会共治、消除监管肓区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市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监督、增强监管合力,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在充分吸纳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着力探索建立统一范围、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监督的举报奖励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公众参与、市场主体自律、市场监管执法相互协调配合的多元共治格局。二、主要依据(-)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二)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三)规范性文件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国市监稽规(2021)4号)。三、重点内容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共七章三十三条,结合监管实际,主要解决奖励范围、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奖励程序、内部举报人举报及奖励、监督管理等问题。(-)聚焦民生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聚焦民生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难度大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剑矢齐发”,通过推动社会监督、汇聚人民力量,对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执法震慑,使违法主体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同时,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将奖励范围锁定为“重大违法行为”,即仅对“重大违法行为”的举报予以奖励。“重大违法行为”范畴限定为涉嫌犯罪或者依法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吊销(撤销)许可证件、处以10万元以上罚没款(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价值总和)等行政处罚,具体适用违法行为情形于第三条列举说明。(二)明确定义举报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中的“举报人”定义清晰,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规定,明确有权利申请举报奖励的举报人“应当为自然人”,并在第十条列举排除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具有法定监督或报告义务人员,侵权行为的被侵权方及其委托代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实施违法行为当事人(内部举报人除外)”等不属于应予以奖励的5种举报人,同时严肃规定了举报人伪造材料、隐瞒事实、弄虚骗奖、诬告陷害等的后果及法律责任。(三)适当扩大奖励范围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价格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是在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规定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四大类违法行为情形的基础上,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价格法价格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举报奖励的明文条款规定,明确增加了“医疗器械、化妆品、不正当竞争、传销、价格”五大类违法行为情形。同时,通过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或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违法行为",对奖励范围进行补充。(四)提高奖励标准和奖励上限奖励标准是举报奖励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相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原有的举报奖励规定奖励金额明显偏低,有效激励作用逐步下降。为此,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按照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的规定,提高了奖励标准和奖励上限°根据举报的三个等级,有罚没款的案件,以罚没款为计算基数,奖励标准为5%、3%和1%,最低奖励金额分别为5000元、3000元和1000元;无罚没款的案件,定额奖励金额5000元、3000元和1000元。同时,明确规定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上限为100万元。(五)奖励金额以罚没款为基数计算以“罚没款”为基数计算奖励金额,是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原有奖励规定中,计算基数不统一,有的以“商品货值金额”为基数,有的以“罚款金额”为基数。执法实践中,许多案件商品货值不易计算,有的案件中举报人认为的商品货值与执法部门认定的商品货值数额差距较大,容易引发分歧。通过对市场监管领域案件的分析研究,以“罚没款”为基数计算奖励金额,更有效、更科学、更便于执行,因此,在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中明确以“罚没款”作为举报奖励金额的计算基数。(六)严格规范举报奖励程序奖励程序是保证举报奖励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明确和细化举报奖励程序,确保奖励发放过程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举报奖励制度正向激励作用。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对举报奖励程序进行了专章规定,明确了举报奖励工作责任主体为“负责举报调查办理、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启动时间节点为“举报查处结案或者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后”、举报奖励实施部门双告知义务(包括告知举报人奖励申请权利、认定后告知举报人奖励决定)、举报奖励实施部门认定职责(对举报等级、奖励标准等予以认定)、各项程序的时限(告知时限、举报人申请时限、认定时限、特殊延长时限、领取时限等)、举报人复核申请权利(起算期限、申请对象)、商本级财政部门的流程等。同时,对匿名举报奖励程序做了专门规定。(七)增加内部举报人专章充分考虑到当前重大违法行为手段新颖、方式隐蔽,以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特殊行业、领域专业性、技术性强等因素,结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事项清单中第61项“探索实行惩罚性赔偿和内部举报人制度”的要求,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中增加第五章专章规定“内部举报人举报及奖励”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对内部举报人进行了界定,并与市财政局商议,明确了内部举报人的奖励标准为其他举报人举报奖励的2倍,上限仍为100万元。